康乃馨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莫卧尔王朝的纺织品,纺织的艺术精品,世界 [复制链接]

1#

15世纪之前,莫卧尔王朝的纺织品贸易在欧洲还很有限。15世纪末,欧洲航海家开辟了直接连通欧亚的新航路,极大地改变了这种情况。16世纪的时候,莫卧尔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克巴(Akbar,—年在位)和第四任国王贾汉吉(—年在位)都热衷于当时的海上贸易活动,而阿克巴更是直接参与了商业活动。由于印度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棉花的种植历史,其棉纺织业很发达,所以欧洲国家和其他地方需要从印度进口大量的棉布和丝织半成品,像是非洲东海岸地区的部落、阿拉伯半岛的中东国家、古埃及、东南亚的部分国家以及欧洲的大部分都需要从印度进口纺织品,除此之外,印度还对外出口了大量羊毛、丝绸、纱线和靛蓝纺织工具和纺织半成品等物品。

17世纪初,英国人就已继葡萄牙和荷兰之后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海上霸主,继而接管和掌控了莫卧尔对外的纺织加工业和出口,到了17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的消费者不仅能买到印度生产的天鹅绒、锦缎和塔夫绸等高品质的纺织品,还能买到印花棉和着色棉,甚至欧洲人可以采取来样定制的方法到莫卧尔纺织车间制作自己心仪的图案和样式。阿克巴时代的印度是当时伊斯兰世界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印度在莫卧尔王朝之前的商贸交易是一直被控制于中亚地区的中间人的手里,到了莫卧尔统治时期,统治者发现了这种问题并扭转了这种情形,当时的皇帝控制了大量的织造工厂,为他本人、皇室、*队制作那些优良的纺织品。而阿克巴对纺织行业有着极大的热情,他直接负责了拉舍尔、阿格拉、法特赫布尔·西格里和古吉拉特邦的纺织生产活动。阿克巴一方面新开设大量的工厂,另一方面他还从波斯、克什米尔和土耳其等地引进纺织工人。

为了督促生产,阿克巴经常参观皇宫附近的生产车间,观看纺织过程,甚至提高这些织工的社会地位。阿克巴在位时期,丝质锦缎的出现为印度纺织工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印度纺织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阿克巴在皇宫里恢复了宫廷纺织造坊,引进了用于制造华丽织锦的高级波斯织布机,同时聘请了波斯的工艺大师乌斯塔德斯,专门指导印度纺织工匠使用新技术。在乌斯塔德斯的指导下,印度的织锦工艺得到长足的发展。后来这些技艺传到了印度中部和孟加拉地区。孟加拉盛产优质的野蚕丝,因而该地区织造的柔软、斑斓的纯丝织锦远近闻名。销金缎是一种用金、银丝织锦的锦缎,一度在印度中部流行。

从17世纪起,贝拿勒斯成为最富盛名的金银丝织锦生产中心。印度在阿克巴之前,地毯行业不占优势,但是棉纺织业和丝织行业的发展却是如火如荼,由于外来纺织工人的到来和外来文化的流入,到了阿克巴时期,他就着力发展地毯产业。宫廷史学家阿布勒·法兹勒提出,阿克巴时期最重要的地毯制作中心在阿格拉。他发展地毯行业也许是与父亲胡马雍的经历有关。阿克巴的父亲胡马雍在结束15年的流亡波斯的生活时,于年从伊朗带回了2位萨法维的宫廷画师,后来,阿克巴也从外地引入优秀的纺织工人,将国外的艺术形式带到了莫卧尔王朝。所以,早期的莫卧尔地毯构图有强烈的波斯元素,特别是那些生产于赫拉特地区的地毯。后来,莫卧尔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地毯编织风格,慢慢地舍弃了萨法维王朝矫揉造作的特点,取而代之的是融合了本土文化的艺术审美,使得地毯图案变得更加活泼和生动。根据经济历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他的书《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提到“印度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有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直到公元16世纪”。

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殖民者侵略莫卧尔的主要工具,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战胜曾经的经济贸易主葡萄牙人,使英国能够获得莫卧尔帝国皇帝贾汉吉的青睐。在几乎同时期,荷兰成立的联合东印度公司,于年征得了莫卧尔皇帝的允许,在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邦的苏拉特建立了一个贸易基地,并赶走了那里的葡萄牙商人,还在印度东海岸(科罗曼德尔)的马苏利帕特南建立了一个贸易基地,贸易基地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得到各类纺织品,另一方面也给该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在年左右的时候,莫卧尔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经济的四分之一。奥伦泽布(—年在位)在位时期,除了拉舍尔、德干等棉纺织中心外,还出现了新的纺织业中心,如达卡。莫卧尔王朝的棉纺织业闻名世界,一方面是因为棉花的种植在印度历史悠久,在印度河谷文明时期,就已经有了棉线的出现;二是印度的印染技术很强;三是当时繁荣的海上贸易。

约公元前4世纪,印度就出现了木模版印花技术。印度的棉纺织业发展与他们高超的染色技术分不开。古代印度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知道在染色剂中加入来自阿拉伯的树胶来增稠染料剂,用以防止染料的渗染。印度人还懂得如何最佳地使用植物染色、靛蓝和橡胶汁,而姜*是唯一能够直接在布料上染色的染料,其他颜色的出现要与媒染剂一起使用才能发挥它们最好的染色效果。

17世纪莫卧尔的印花棉布在欧洲市场大放异彩,特别是一种又被称为Palampore的印花棉布,它的主要生产地就在科罗曼德尔沿岸地区,而该地区的印花棉布从13世纪开始就闻名于欧洲社会。后来在国际贸易需求和欧洲各国海外殖民的影响下,更多的欧洲人对外来的纺织品热情度持续上升。印度的印花棉布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早期的印度织物兼具有印度本土和波斯的装饰艺术风格,但是,随着印度和英国的贸易往来,英国的刺绣图案就出现在这些出口到英国的织物上。科罗曼德尔沿岸地区生产的印花棉布色彩鲜艳,也不易褪色,逐渐吸引了欧洲各国商人的青睐。

于是,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商人将代表本国审美的设计图册运往印度。其中欧洲风格的印花棉布有一个主题极受欢迎,那就是具有印度-波斯风格的“生命树”,即棉布的中心是一棵大树,树上长满叶子,鲜花盛开,结满果实,具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科罗曼德尔沿岸地区的印花棉布上面有的还出现了中国的仕女图和竹子。当时的丝绸之路将世界几个文明联系在一起,海上丝绸的开通也刺激和加速了西方各国对东方商品的需求力。由于纺织品的运输方便,所以成为当时远距离贸易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纺织品的设计更是反映了贸易史。因此,印度纺织品上有中国的设计元素也就不那么稀奇了。

17世纪末期,欧洲人开始研究印度人制作印花棉布的工艺,以推动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8世纪的欧洲还陆续出现了一些有关印度花布的书籍和介绍。16世纪初以来,尽管大量的金钱流入印度,促使了印度艺术的辉煌,但是为了维持莫卧尔与北方地区的和平关系,莫卧尔的皇帝也向北方贡献了大量的礼金,特别是奥朗则布在位时期,金钱的流通使得贸易关系更为顺畅。当时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的出行流通及货物贸易记录也表明,每年都有数万头骆驼会经过中亚的古老线路将东方的纺织品从印度运到波斯等地。在最早期承担搬运工的是粟特人,而到了16世纪的时候则是高加索人。通过路上的货物贸易活动,北方民族将莫卧尔王朝的纺织品运送到萨法维和奥斯曼帝国,甚至是欧洲大陆。

莫卧尔王朝的花卉图案特点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从17世纪中叶开始,各式各样的鲜花图案就弥漫在印度的莫卧尔王朝。相对于其他两个王朝的艺术,莫卧尔的花卉风格是独一无二的,它融合了莫卧尔本土、波斯和欧洲的艺术特点,特别是植物图案。欧洲的花卉图案倾向于表现花卉植物的周期,即从花蕾到盛开的过程;奥斯曼土耳其的植物花卉一般以程式化的形象而展现(如郁金香、风信子、康乃馨、玫瑰花结等),具有一种激情洋溢的感觉;而莫卧尔更加偏爱于自然呈现的花卉植物,表现出强烈的自然性特点。

在既定的文化范围内,一种花卉可能具有世俗和宗教意义的双重性。在伊斯兰的文化内,花卉代表着永恒的绽放,生机勃勃的树木和郁郁葱葱的树叶传达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伊斯兰的天堂的模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